企薪宝灵活用工平台—专注于通过互联网提供灵活用工、税务筹划、代付薪酬服务。

灵活用工

国内灵活用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市场竞争格局

作者:中国产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07-10 09:20点击:

  我国当前情况符合欧美日灵活用工发展的主要背景条件,目前我国灵活用工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期,未来3-5年或迎来行业爆发。经济方面,我国GDP增速存在预期放缓的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占比提升,成为GDP的最主要贡献。国内新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即时物流、新媒体等大批新经济企业涌现并快速发展,这些行业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用工需求特征。灵活用工正好契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与这个阶段新兴行业的用工需求。政策方面,近几年法规政策陆续出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提出要扩大就业渠道。同时,社保入税为企业用工成本带来压力,提高企业对于灵活用工的需求意愿。

我国灵活用工发展的政策背景

1、人服行业春光无限,灵活用工独领风骚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发展前景报告》数据显示: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旺盛,灵活用工赛道增长显眼。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57万家,同比增长18.37%;行业从业人员64.14万人,同比增长9.89%;全国营收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9%。2018年第四季度我国公共劳工市场的职位空缺438万个,求职者为344百万人,需求与供应比率达到阶段性高点1.27。且空缺职位与求职者需求与供应比率自2013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人才供应短缺现象日益严峻,人服行业处于需求风口端。而在人服行业的多项细分业务中,低渗透率、高复合增长率的灵活用工市场增长最为显眼。与主要依靠个人能力的猎头业务不同,灵活用工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客户粘性大且合约周期长,国际领先的人力资源公司灵活用工均占收入的绝对主体。

  2018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约4085亿元,其中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规模948亿元,占比约23%;我国灵活用工2018年市场规模约600亿元,占总体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14.5%,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比例超过60%,2014-2018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年化增速约26.4%。前面我们有介绍过《中国“灵活用工”人口基数达2.4亿人 服务商渗透率不足1%》,文章中简要概述了灵活用工在国内的发展。

  多项鼓励政策颁布,鼓励扶持多元就业。2017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达到2万亿元,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0万,领军人才达到1万名左右。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抓紧研究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灵活就业等从业人员的社保政策。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鼓励劳动者通过创业实现个人发展,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流动机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流动均衡,推进创新创业创造激发流动动力。国家政策的开放推动着新兴经济的发展,打破人才流动的枷锁,规范零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公共劳工市场人才供应与需求比例

2018年我国人服行业细分市场比重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

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

灵活用工的市场占比

2、经济转型提档,刺激用工需求

  中国经济走向中高收入阶段。2019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万亿元,同比增长6.1%,大陆总人口为140,005万人,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更加稳固。就业从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的转移。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银行集团发现,过去二十年中高收入经济体中工业就业出现显著下降趋势,自1991年以来工业就业比例下降10%以上的国家包括新加坡、葡萄牙、西班牙等。美国在1978年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达到10,565美元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从1980年的65.7%提升到2019年的79.41%。日本方面于1981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为10,361美元,此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从当年的54.50%提升至2019年的72.24%。

  2020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在《如何看待我国就业形势》一文中称,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达7.76亿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从2013年的31.4%/30.1%/38.5%,调整为2018年的26.1%/27.6%/46.3%。我国倒经济塔型的就业结构已形成,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正在持续优化中。

  服务业崛起刺激灵活用工需求,提升中高端人才需求。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服务型劳动人口支持,商业贸易、休闲服务等季节性较强的行业会提高灵工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由提速走向提质,也会加大对技术类中高端人才的需求。由于劳动力的上升快慢可以反映行业扩张意愿的强烈程度,因此观察上市公司员工数据变化可以提供一些佐证。从2018年上市公司分行业员工人数增速来看,按照申万行业一级分类,非银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等服务类板块增速靠前,分别为28.00%、15.87%和12.14%。电子、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新兴消费行业员工增速也很快,分别为35.49%、11.55%和9.19%。而传统产业如钢铁、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居于倒数位置,员工增速分别为-1.18%、0.51%、3.32%。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

2018年上市公司员工人数同比增速(按申万一级分类)

3、人口红利消失,提高用工成本

  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在2010年前后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6至34周岁的活跃劳动力群体占比从70%降低至43%,年轻的劳动力群体供需数量在减少,劳动力供需关系从原来的供大于求,逆转为求大于供。联合国的一项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年龄(15至64岁)总人口在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2020至2025年期间劳动年龄人口预计每年减少300万人以上,到2050年将减少2亿人左右。

  企业用工成本不断增加。2013年至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45,676元一路增长至68,380元。经济下行环境下,用工成本高企迫使企业聚焦核心主业,压缩其他业务成本,灵活用工成为企业的应对方案之一。以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为例,人瑞集团的统计分析表明,企业通过采用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可以实现综合用工成本降低20%至30%。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推出,灵活用工或成企业应对新政首选。“社保税管”的出台要求企业从2019年1月1日起,向税务部门统一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如果合规缴纳社保,个人和企业五险成本占到用工成本的40%左右;如果企业按照最低基数缴费,新政实施后用工成本将上升30%左右。合规政策趋严下,灵活用工或成企业控制成本的首选方案。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15至64岁,万人)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年)

4、Z时代就业新生态,绝对自由相对占

  人天性自由,灵活用工存在着天然成长土壤。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组织化工作并不是天然发生的,而是人类希望在组织中寻求保障的生存需求所驱动的。狩猎时代和农业时代时期,为应对艰苦的自然生存环境,人类加入群体团体作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工业时代,为提升生产效率,形成组织、为一个组织工作、精细化分工成为社会主流。如今步入信息时代、生物科技时代,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使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的性质也发生了变革,企业的边界正在日益模糊,去组织化进程日益明显。

工作任务和企业组织正在分离

工作生态正在发生改变

  Z世代就业观自由灵活,回归本性忠诚自己。“Z时代”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互联网世代”。我国1995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口数量达2.6亿,占2018年总人口的19%左右。自2015年左右开始,该群体逐渐步入职场,未来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7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51个月,80后为43个月,90后骤减为19个月,95后仅为7个月。对于Z世代员工来讲,受到上辈人财富积累、“421”家庭结构的影响,这些已满足马斯洛底层需求、思想更为开放的员工,更强调工作本身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注重工作弹性和自身满意度。48%的95后选择不就业,54%的95后向往网络主播职业。在去中心化的经济时代,年轻人表达和追求自我的意愿更强烈,更渴望打造独立的个人IP,自愿承担的就业束缚也就更小。就业导向的改变也反映在员工薪酬要求上,智联招聘在《2018新型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中指出,弹性工作可以让求职者自愿降低月薪要求,而固定职位则需要付出更高的月薪来补偿员工自由度的缺失。

  共享经济发展推动就业观念创新。从技术发展来看,近年来网络市场工具的发达使得各类劳动的在线化程度提高,沟通成本降低。随着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碰撞融合程度逐渐加深,一批基于共享平台的司机、房东、骑手、主播等大量涌现,特别是对于Z世代群体而言,就业多元化、去组织化趋势日益明显,一人即可打造一个IP成立一个小企业。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人数约7.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共享经济交易规模29,420亿元,同比增长41.6%,预计未来三年共享经济整体年均增速在30%以上。就业观念的革新,新兴产业的发展,直接为灵活用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

工作弹性与期望月薪负相关

各领域共享平台新兴服务收入比重变化

  总结来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从企业端角度,存在管控人员成本、提高核心经营效率的刚性需求;从个人端角度,年轻一代就业观念大大革新,更倾向于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且近年来政策暖风频吹,有利于人力资源行业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在去组织化去中心化的时代,政策经济人口文化四重共振,相较于传统的朝九晚五固定雇佣制度,对于很多行业岗位来讲,灵活用工无疑是更优的用人选择,赛道红利显著。

二、深耕内地高增长,灵活用工先发优势明显

  国内市场高度分散,行业整合空间大。截至18年底,我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57万家。科锐国际、人瑞人才、万宝盛华大中华作为上市企业,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不到1%,而Recruit在日本的市占率12-15%。国内灵活用工市场CR5合计市占率为9.3%,全球前三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市占率约17%。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集中度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9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格局

2018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按收入计市场份额

1、灵工市场渗透率低且分散度高,亟待龙头崛起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灵活用工渗透率低,潜力蔚为可观。2018年我国灵活用工员工人数约为128.10万人,预计2023年达到约261.81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4%。而全国劳工市场总人数2018年为77,590万人,2023年预计为77,930万人。与全国劳工市场总人数相比,我国灵活用工员工人数渗透率不足1%。而美国按灵工人数比例计算的市场渗透率约10%,日本和欧盟分别在4%和3%附近。我国作为劳动力人口大国,市场待挖掘的潜力蔚为可观。按照至少使用过一项人力资源相关外包服务的公司数量除以国家注册公司总数的口径计算,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亦明显,我国使用过外包服务的公司占比约60%,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分别为93%、85%和78%。

  国内市场分散,亟待龙头崛起。从竞争格局来看,2018年市场上有超过1万家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服务,竞争格局十分分散。2018年国内前五大灵活用工服务提供商灵活用工业务产生的收入总额仅占市场总额的9.3%,所聘用灵活员工人数仅占市场总额的4.9%。从我国企业对灵活用工业务的认知度来看,一半以上的企业表示了解不多或不了解灵活用工业务,说明国内市场认知度有待提升。结合美日欧人力市场发展轨迹,在经济调整转型、人工成本上涨、用工政策规范、就业观念革新的大背景下,经过多年洗牌跑出了大批优质人服龙头企业:如将大数据和云计算深入融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美国霸主安德普翰(ADP),2019年末市值达5,147.04亿元;从线下招聘业务起家,走到线上后积累大量B端和C端数据,打造多元化产业平台的日本巨头瑞可利(Recruit),2019年末市值达4,330.93亿元。未来我国有哪些企业将会成为全球人服行业巨头甚是可期。

我国灵活用工人员数量(万人)

2018年各国灵工市场渗透率对比

2018年各国使用过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企业占比

我国企业对灵活用工的认知度

2、灵活用工业绩亮眼,驱动营收高增长

  灵活用工业务引领增长,内生增速60%以上。从整体收入占比来看,灵活用工板块从45.68%一路增加至68.83%,19年上半年继续增加至76.32%,是公司营收高增长的最强发动机。从收入贡献来看,16年至18年期间,灵活用工板块收入从46,133万元增长至151,206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04%;2019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7,814万元,同比增速198.66%,扣除Investigo收购影响后,内生增速估算亦保持在60%以上。从毛利贡献来看,灵活用工板块毛利从4,587万元增长至12,098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2.41%;19年上半年实现毛利10,191万元,同比增速151.66%。从毛利率来看,灵活用工板块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从16年的9.94%降低到19年上半年的7.97%。由于英国市场较成熟竞争较充分,当地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较低,并购Investigo对整体毛利率有一定的拉低作用。

  中高端人才访寻和招聘流程外包服务2019年上半年收入持平,毛利略有下滑。16至18年和19年上半年,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003/31,698/44,873/25,536万元,17至18年和19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1.90%/41.56%/32.74%。同期招聘流程外包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242/12,208/15,787/7,389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9%/29.32%/0.17%,19上半年收入持平。毛利率方面,19年上半年,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相较18年上半年降低约2个百分点至36.05%,招聘流程外包服务降低约3个百分点至44.29%。经济下行状态下,猎头业务承压,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业务顺周期性明显。

分版块收入结构变化

灵活用工收入毛利变化(万元)

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收入毛利变化(万元)

招聘流程外包业务收入毛利变化(万元)

3、高质服务溢价,行业优势明显

  灵活用工派出人数高增长,人均产出维持高位。科锐国际早在2006年便在国内领先布局灵活用工业务,深耕本土14余年,先发优势明显。从灵活用工派出人数来看,2016年公司派出4000人,2019年上半年增长至13100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0.73%。从灵活用工人均产出来看,2019上半年为9.76万/人,有一定下滑。

  横向对比同行企业,科锐国际单位人均产出占优。比较科锐国际与港股上市企业人瑞人才和万宝盛华,可以发现科锐国际近三年的人均产出均占优。以19上半年数据为例,科锐国际、万宝盛华、人瑞人才的人均产出从高至低分别为9.76/7.18/5.08万/人。科锐国际灵工人均产出的优势反映其收入质量较高,可能与其派出人员的技能差异和服务行业的种类差异有关。毛利率方面,人瑞人才和万宝盛华采取的灵活用工业务计算口径为营业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包括外包人员的相关支出,但不包括公司自有业务员工的人工成本及差旅、房租水电、电话费等)。调整会计计量口径差异后,科锐国际19年上半年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为13.37%,高于人瑞人才的9.55%和万宝盛华的11.40%,亦说明了科锐国际的灵活用工业务和同行相比存在溢价优势。

灵活用工派出人数数量变化(人)

灵活用工人均产出差异对比(万/人)

  灵活用工市场领先企业可以以其更好的服务质量即派出人员种类,和更强的执行力即人员到岗速度,来获得高质服务溢价。目前我国灵活用工就业人群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蓝领群体,以生活服务型岗位及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第二类是中高端技术类岗位,包括IT人员、人工智能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等;第三类是专业性较强的辅助型职能岗位,例如HR、律师、财务等。2018年我国各行业灵活用工收取的平均服务溢价为586元/月,其中传统零售、饮食服务、住宿服务及制造业等行业灵活用工收取的服务溢价为554元/月,显著低于平均数。而人瑞人才的主要客户大部分为迅速成长的独角兽公司和新经济企业,此类企业所需求的蓝领群体较多;万宝盛华2018年灵活用工36.8%从事销售营销岗位,18.9%从事行政管理岗位,这些岗位对员工的个人技能要求亦不高。

  行业溢价能力较高,中高端客户资源优势明显。科锐国际灵活用工目标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即中高端技术类岗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辅助型职能岗位,目前已在医药研发、IT研发等专业类岗位和办公室人事、财务、行政等通用类岗位树立了行业服务标准。随着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以及新兴技术更迭速度的不断加快,预期未来企业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中高端技术岗位的需求量会呈现加速增长,利好已经多年深耕高科技等细分行业的科锐国际。

  另一方面,专业的服务能力和良好的业界口碑为科锐国际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基础,截止2019年上半年,科锐国际与超过3,400家著名跨国及中资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其中既有我国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华为、联想、平安等,也有苹果、强生、赛诺菲等世界500强企业。值得注意的是,重复购买客户占比高达75%,大量客户合作服务期超过十年,客户粘性强为公司收入持续健康的增长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4、与国内优质企业共成长

  民企服务占比持续提升。目前科锐国际的客户服务家数已从2010年的800家以上,增长至2019年上半年的3,400家以上,观察其下游客户性质的占比变化,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2016年公司服务的客户70%为外资企业,25%为民营企业,5%为国有企业。伴随着改革活力的释放,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如今这一格局已发生了变化。2019年上半年末,公司服务的外资企业客户占比降低至47%,民营企业大幅提高至42%,国有企业小幅提升至11%。数据变化的背后折射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本质属性,人力资源服务类企业的壮大离不开其下游客户需求的扩张,科锐国际是与国内优质企业共成长的。随着我国未来更多优秀的本土企业涌现并壮大,企业的员工用工需求预计会进一步加速提升,利好科锐国际这类深扎本土、客户网络已全面铺开的龙头企业。

服务客户家数变化(家)

下游客户结构变化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